一名持刀“暴徒”翻越校門企圖制造事端,校園保安按下“一鍵報警”器。民警接報后即刻出警,啟動反恐應急預案,在學校安保人員的密切配合下迅速將“暴徒”制服,成功解除危機。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公安分局反恐大隊、站東派出所聯合南昌特警支隊在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舉行校園反恐防暴演練,并上演了上述精彩一幕。
自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江西各級公安機關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廣大群眾最為關切、最為期盼解決的校園安全問題為切入點,緊緊抓住校園安全防范的最關鍵環節,全面推進 “新型警力護校園”行動,不斷提升校園安防能力,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改造“校園門衛室”完善安防設施
“校園安全是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關乎千萬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和諧穩定。”江西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近一階段以來,江西公安機關結合多次廣泛深入中小學、幼兒園實地調研發現,要有效防范校園案事件發生,必須緊緊圍繞校園安全最關鍵區域——“校園門衛室”這個中心,加強外來人員安檢通道等安防、技防和服務設施和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據介紹,從江西省校園安防建設的現狀來看,雖然全省多數城區中小學配備了安檢門,但大多數的農村中小學及幼兒園尚未配備,已配備安檢門的校園因缺乏規范化的管理、使用,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安全防范作用。
為此,江西省公安廳決定在全省公安機關開展“新型警力護校園”行動,并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該項行動主要內容包括:倡議發動全省廣大民警、職工積極捐款為偏遠地區中小學、幼兒園資助配備一批安檢門等設施;制定完善校園安防“四個一”,即要求在校園門衛室增設或完善“一個安檢門、一鍵報警器、一組存儲柜、一間會客室”工程建設;完善公安機關特別是派出所信息化護校工作機制;在全省1000個校園開展校園安防示范點建設,通過示范點的建設帶動推進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安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江西各級公安機關精心組織,結合大走訪活動,按照“一校一方案”原則,指導具備改造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推動全省校園安防設施、信息化應用全覆蓋,并計劃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新型警力護校園”行動支持的3000所校園“四個一”工程建設改造任務。
截至目前,江西公安機關向教育系統捐贈了3000組新型安檢門,并研究制定了校園安防建設技術規范,首批1000所試點校園“四個一”工程建設改造已基本完成。
啟用“一鍵報警”快速處置風險
鈴鈴鈴……
隨著現場按下“一呼百應”應急疏散演練按鈕,萍鄉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全校師生在9秒鐘內迅速響應,2300余名學生只用時2分10秒,就按照緊急疏散程序中的合理分流原則,從四個樓梯分別疏散到位。
這是萍鄉市公安局特巡警一大隊與萍師附小舉行消防疏散演習的一個鏡頭。據了解,結合“新型警力護校園”行動,萍鄉公安尊重基層首創,積極推廣“一呼百應”系統,在社區、村委、周邊商戶、志愿人士等義警家中安裝警報器,一旦學校周邊發生突發事件,即可按響“一呼百應”報警系統,義警將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利用言語和器械干擾并圍困不法分子,為公安民警抵達現場處置爭取寶貴時間。
為激發義警參與積極性,萍鄉公安、教育部門每年組織義警培訓演練,同時為優秀義警頒發獎勵證書,在子女就學、就醫通道等優質資源方面給予優秀義警以傾斜,形成全民參與共同守護校園平安的良好氛圍。
7月21日下午,南昌市公安局紅谷灘分局沙井派出所民警曹開智帶著滿滿“干貨”走進轄區濱江廣電幼兒園,為在校師生演示遇襲的應對方法和處置示范。在講解“花朵護衛一鍵報警”使用時,一位教師不小心觸發報警,沙井派出所值班民警鄧文林風馳電掣出警,以最短的時間攜帶警用裝備趕到校園處置,贏得在場師生的熱烈掌聲。
據了解,南昌市“花朵護衛一鍵報警”平臺已基本搭建完成,全省其他各地校園安防“一鍵報警”測試平臺也已上線運行,并完成與部分試點學校聯網,實現一鍵報警、視頻巡查、離崗預警、人員預警、遠程廣播等五項功能。
“通過設置‘一鍵報警’,可及時制止校園傷害事件,最大限度減少對學生的傷害。”江西省公安廳科信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鍵報警”系統強化了在校師生應對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守“護學崗”撐起學生“平安傘”
每天,吉安市吉水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與各派出所民警都會在轄區內各中小學開展安保執勤工作。上下學高峰時段,民警還上路指揮道路車輛有序停放,維持現場秩序,守護孩子安全過馬路。
警翼展翅,護校安園。贛州市公安機關則組建212個專職巡防隊伍警翼護學巡邏小組,將安全觸角延伸至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校園安全撐起一把“平安傘”。
“自從有了‘護學崗’,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放心多了。”贛州市文清路小學梅江路校區的一名小學生家長深有感慨地說。
近年來,江西各地公安機關整合警力資源,調整勤務部署,不斷加強“護學崗”建設,強化對校園周邊重點區域、上放學重點時段的巡邏防控,提高校園周邊的“見警率”。
例如,撫州公安實施“動靜”聯勤機制,“護學崗”警力提前到場,加快網格化巡控頻次,營造“靜則整齊,動則有序”的護學交通環境;九江公安加強學校周邊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定期清理校車、校車駕駛人和校車行駛路線的隱患;上饒公安立建立以公安民警、輔警牽頭、學校老師及學生家長、綜治網格員、巡防隊員、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為重要補充模式的常態化固定“護學崗”機制。
記者了解到,江西各級公安機關積極推進“新型警力護校園”行動,廣泛發動宣傳,安排民警深入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傳授防詐騙、防火、防盜、防拐騙、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識,組織開展“安全隱患大家找”“安全知識大家學”“應急本領大家練”“校園安全大家護”等活動,有效提升校園安全防范能力和學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識。
江西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公安機關將繼續優化警力配置,搭建公安民警、學校保衛人員、教員職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廣泛參與的護校平臺,共同打造陽光安全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