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窨井蓋背面安裝一個手掌大小的“黑匣子”,這個兼具了井蓋電子檔案、震動傾斜自動報警、每日自動“體檢”和井蓋防盜等功能的小東西,就能讓窨井蓋變“聰明”。昨天,記者從蜀山區城指辦獲悉,該區市政處在正在進行的安徽第一路長江路精品道路改造中,在合肥市首次試點采用了智能井蓋報警器。
窨井蓋安裝上“黑匣子”
2月6日上午,記者在長江西路與淠河路交口附近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在一處打開的窨井蓋背面鉆孔安裝一個黑盒子。這個黑盒子有成年人手掌大小,呈橢圓形,固定在井蓋背面,上面還附有一個二維碼。
“這個黑盒子可以收集關于該窨井蓋的地理位置、所屬單位、建造時間等基礎信息,還可以實時采集反饋井蓋有無震動、傾斜等數據。”現場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個黑盒子的名稱叫做新型智能井蓋報警器,主要功能為專業解決路面井蓋塌陷。
他還給記者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窨井蓋的‘黑匣子’,與傳統的‘黑匣子’相比,操作者在智能井蓋管理監控平臺便可以輕松地了解到這個井蓋的實時狀況,還可以調整相關的監測參數。”據介紹,這個“黑匣子”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電池電量和外殼耐腐蝕、耐浸泡、堅硬度等,正常情況下,3-5年不需要進行維修更換。
據了解,由于具有井蓋所有信息數據的記錄和實時傳輸功能,該報警器便相當于為這個井蓋制作了一份詳細的電子檔案和“體檢報告”。工作人員還可以設定各類數據的傳輸時間,選擇每日或者定期形成所有井蓋的安全情況報告,發送至平臺。
“和這個報警器硬件相配套,我們還研發了智能井蓋管理監控平臺的APP,結合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使用者在手機或者電腦上就能實時接收到井蓋的信息和查看相應的報告,實現對流程、人員、設備的全方位管理。”該工作人員介紹。
震動較大或發生傾斜將自動報警
蜀山區市政處應急處置中心副主任葉顯浩表示,為了更好地提升市政設施管養水平,為市民打造更加良好的道路通行環境,蜀山區市政處決定在長江西路精品道路改造上嘗試使用這種新型報警器。據介紹,這種報警器具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就是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井蓋角度傾斜,報警器都會自動感應并將該信息及時報警反饋至平臺。
葉顯浩說,如果平臺收到相關報警信息,工作人員便可以快速地前往現場進行處置,防止發生交通事故和安全隱患。“因此,這個井蓋報警器還具有防盜的功能。”
“安徽第一路”已安裝20套報警器
“目前我們先期引進了20套這種‘聰明’的井蓋報警器。”葉顯浩介紹說,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長江西路精品道路改造工程,蜀山區市政處將這些報警器全部安裝在了長江西路的三里庵商業區域內。
后期,蜀山區市政處將根據使用的情況,進行推廣。“該報警器采用的是物聯網技術,如果大面積推廣使用,相當于將全區大部分井蓋全部納入一個網絡中,這對于提升市政設施養護水平和效率、交通流量分析等都大有好處”,葉顯浩表示。晨報記者 王姍 通訊員 吳璇 胡正球 陳三虎